彈性體作為日常和工業(yè)用關鍵結構材料,在航空航天、生物醫(yī)療及可穿戴設備領域應用廣泛。然而,傳統(tǒng)熱固性彈性體(如丁基橡膠)不可降解且難以再加工,長期污染環(huán)境;而現(xiàn)有可生物降解彈性體又缺乏可重復加工性,醫(yī)用植入體甚至需二次手術取出。開發(fā)兼具生物降解性、熔融再加工能力及優(yōu)異彈性(>100%應變下回彈性與抗疲勞性)的材料,成為解決“生物降解-再加工-彈性”三重困境的國際難題。近期,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胡本林研究員、王靜剛教授級高工、劉斐研究員合作團隊在《先進功能材料》發(fā)表創(chuàng)新成果,提出“解鎖本征熵彈性”策略,通過一鍋熔融縮聚法成功制備可變組成的聚(乙烯-環(huán)己烷二甲醇丁二酸酯)(PECS)共聚酯。該材料單條分子鏈同時發(fā)揮可逆網(wǎng)絡和物理交聯(lián)點作用,其機械性能隨乙二醇(EG)含量增加從塑性轉變?yōu)閺椥?,彈性恢復率高達90%(200%應變下),并具備多重熔融再加工性、優(yōu)異血液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,有望替代不可降解彈性體緩解塑料污染。

圖1 揭示了該團隊的核心設計策略。與傳統(tǒng)熱塑性彈性體(TPEs)依賴硬段(聚酯)和軟段(聚醚)的相分離結構不同(圖1A),新策略通過三元共聚實現(xiàn)均質分子結構:以非平面環(huán)狀單體(1,4-環(huán)己烷二甲醇)為第一單體,丁二酸為第二單體,通過引入第三單體乙二醇(EG)降低玻璃化轉變溫度(Tg),使單鏈兼具物理交聯(lián)功能與本征熵彈性(圖1B),最終獲得可生物降解熱塑性彈性體(BTPEs)。

圖1. “解鎖本征熵彈性”策略設計可生物降解熱塑性彈性體示意圖。A) 傳統(tǒng)TPEs的相分離結構,由硬段(藍色)和軟段(橙色)組成;B) 通過第三單體(紅色)共聚調控均聚物(綠色)的熵彈性,使單鏈解鎖本征熵彈性,最終獲得BTPEs(棕色)。
圖2 展示了PECS的化學結構與性能表征。核磁共振譜(圖2B-C)證實成功合成高分子量無規(guī)共聚酯,其分子量可達83 kDa。熱分析顯示材料在空氣/氮氣中熱分解溫度均高于350℃。通過調控EG比例(2%-38%),玻璃化轉變溫度顯著降低,而室溫退火實驗(圖2E)表明材料具有緩慢結晶特性——約16天達結晶平衡,形成尺寸約3.5 nm的微晶(物理交聯(lián)點)和擴大的非晶區(qū)(5.7-14.5 nm),為熵彈性提供基礎。

圖2. PECS共聚酯的化學、熱力學及微觀結構表征。A) PECS化學結構;B) 1H NMR譜(藍框顯示EG比例遞增);C) 13C NMR譜;D) 不同組分PECS的DSC曲線;E) PECS38隨結晶時間延長的DSC曲線;F) DMA分析;G) SAXS圖譜。
圖3 呈現(xiàn)了突破性的力學性能。隨著EG比例增加,材料從塑性(PECS2)轉變?yōu)閺椥裕≒ECS38),屈服現(xiàn)象消失且彈性恢復率躍升至87%(200%應變下)(圖3A-B)。PECS38展現(xiàn)超強抗疲勞性:12,000次循環(huán)后殘余應變<15%(圖3D),斷裂韌性高達343.59 MJ/m3,可承受自重10,000倍的載荷。原位X射線散射(圖3E)證實拉伸過程中晶體取向可逆變化,能量分析進一步揭示其獨特回彈機制(圖3F)。

圖3. PECS共聚物力學性能。A) 不同EG比例樣品的應力-應變曲線;B) 200%應變下循環(huán)應力-應變曲線;C) PECS38不同應變下的循環(huán)曲線;D) 抗疲勞性能(100%應變循環(huán));E) 拉伸應變下的SAXS圖譜;F) 回彈能量分析。
圖4 驗證了臨床應用潛力與降解性能。細胞實驗顯示PECS薄膜支持成纖維細胞高活性增殖(存活率>85%)(圖4A-B),溶血率僅0.1%(<5%安全閾值)(圖4C)。在酶降解實驗中,PECS38一天內失重超40%(圖4D),電鏡顯示表面形成1-20 μm降解孔洞(圖4F);堆肥降解180天后生物降解率達88.8%(圖4E),超過微晶纖維素參比樣的92.4%,且EG含量越高降解越快。

圖4. PECS共聚物生物相容性與降解性能。A) CCK-8細胞活性熒光顯微圖(標尺:100 μm);B) MC3T3-E1細胞活性(CCK-8法);C) 溶血率測定;D) 酶促降解失重曲線;E) 堆肥降解曲線(MCC為參照);F-G) PECS38在酶降解(F)和堆肥降解(G)不同時期的SEM圖像。
總結展望
該研究通過“單鏈雙功能”創(chuàng)新設計,結合一鍋法公斤級量產(chǎn)工藝,成功破解生物降解彈性體的性能瓶頸。PECS材料家族憑借可調節(jié)的力學性能、多重再加工能力和卓越生物相容性,為開發(fā)低成本、高性能且環(huán)境友好的彈性體提供了新范式,在醫(yī)療植入、可穿戴設備及可持續(xù)材料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