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(jié)過后,全球MDI市場熱鬧非凡,不但中東的第一套新裝置投產,各種漲價的聲音也是不絕于耳。東南亞市場在春節(jié)后跟上中國大陸市場節(jié)奏,打破自1月份以來的盤整態(tài)勢,價格節(jié)節(jié)攀高。
據PUdaily統(tǒng)計,截至2月17日,東南亞聚合MDI 到岸價格(CIF,下同)報在1950-2100美元/噸,純MDI主流價格報在2550-2600美元/噸,印度聚合MDI報在2000-2050美元/噸(均為2月份船期價格),較春節(jié)前上漲100-150美元/噸;究其原因,主要是供貨減少引起的。

在煙臺MDI工廠停車長達2個月之久,另一上海供應商發(fā)貨不暢,寧波工廠檢修以及日韓供應商供貨不足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下,大陸現貨市場供貨日趨緊缺,受此刺激,聚合MDI價格從11月份開始一路高歌,即便在臨近春節(jié)的時節(jié),價格依然保持上漲。據天天化工網統(tǒng)計,11-1月份期間大陸聚合MDI價格漲幅累計到7200元/噸;截至2月17日,華東主流報價在26300-27000元/噸,較11月初上漲8400元/噸左右。
通常而言,大陸市場價格波動容易帶動東南亞、印度、中國臺灣等市場,主要由于這些地區(qū)、國家的供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。尤其當中國價格達到一定高度之后,國外的供應商更愿意將貨賣到中國,從而導致這些市場的供應減少。
印度市場上近期也出現貨源短缺的情況,供應商頻頻上調價格,同時,多數供應商表示,1和2月份船期很快售空,由于每月供應量有限,因此即便客戶要求多買,他們也無法滿足。此外,巴斯夫位于達赫的MDI精餾工廠在在運行短短1個月之后再次于12月中旬停車,這對當地供應也帶來一定影響。
從市場上了解到,某中國供應商對印度3月份船期報在2150美元/噸,較2月初上調200美元/噸左右,這與其近期宣布的亞太區(qū)漲價幅度一致。而日本供應商也有意大幅上調3月份的報價。
中國臺灣MDI市場上,供應依然不充足,價格仍處于上行通道,一方面與大陸價格過高相關,另一方面則是供應商看好3月份市場,希望留足庫存以備旺季。PUdaily數據顯示,臺灣2月份聚合MDI船期主流價格在2000-2050美元/噸,純MDI報在2550-2600美元/噸左右,相對1月底上漲50-150美元/噸。
整體來看,當前亞太區(qū)MDI市場看漲氣氛濃厚,市場人士對3月份預期較高,但也有部分市場人士表示,如果價格上漲太快、幅度太大,即便旺季到來,恐怕下游也難以接受。